父母银行存钱被骗保险应该怎么办
热度:1328
2025-10-24 14:33:40
很多老年人去银行存钱时,被工作人员推荐“高收益理财”或“存款送保险”,结果发现买的是保险产品,而不是普通的银行存款。这种情况下,父母可能面临资金锁定时间长、收益不如预期、急用钱难取出等问题。
如果您的父母也遇到类似情况,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处理:
1. 先确认买的是不是保险?
很多老人以为自己办的是存款,但实际上签的是保险合同(如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您可以:
查看合同:看看签字的文件是银行存款单,还是保险合同(通常有保险公司名称,如“XX人寿保险”)。
看回执单:银行卖保险后,会要求客户签投保确认书或回执,上面会有保险公司信息。
查银行卡流水:如果是存款,钱会直接进入储蓄账户;如果是保险,钱可能会转到保险公司的账户。
如果确认买的是保险而非存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 不同情况的应对方法
(1)刚买不久(犹豫期内,通常是15-20天)
最佳解决方案:直接退保,全额退款!
犹豫期内退保(一般是签合同后15-20天内),保险公司会无条件全额退款,只扣少量工本费(通常10元左右)。
行动建议:
找到保险合同,查看“犹豫期”是多久(合同里会写明)。
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合同上有),说明情况,要求犹豫期内退保。
或者直接去银行/保险公司柜台办理退保。
(2)超过犹豫期,但还在短期(比如1年内)
退保会有损失,但可以协商!
超过犹豫期后,退保只能拿回现金价值(通常比已交保费少很多,尤其是前几年)。
行动建议:
先计算损失:看看现金价值是多少(合同里有现金价值表,或者打保险公司客服查询)。
尝试协商:
去银行找当初卖保险的工作人员,说明情况,要求特殊处理(部分银行可能会协调全额退保)。
拨打保险公司客服,说明“被误导销售”(比如银行员工没说清楚是保险),要求协商退保。投诉维权(如果协商无果):
拨打银保监会投诉热线,说明“银行误导销售保险”,银保监会会介入调查。
向银行/保险公司总部投诉(官网或官方APP有投诉渠道)。
(3)已经买了很久(比如好几年),不想退保
如果资金不急用,可以继续持有,但要注意:
保险的收益可能比存款低(比如某些年金险前几年收益很低)。
取钱可能有限制(比如前几年退保损失大,或者有固定领取时间)。
行动建议:
查看合同,了解什么时候能取钱、收益多少。
如果觉得不划算,可以减保(部分退保)或等待合适时机退保。
3. 如何避免父母再被骗?提醒父母:银行≠保险公司
去银行存钱时,只办存款(存折/银行卡),不要轻易签字。
如果工作人员推荐“高收益理财”或“存款送保险”,一定要问清楚:这是存款还是保险?
签字前务必看清楚合同
如果合同里有“保险公司”名字(如“XX人寿”),那基本就是保险,不是存款。
遇到推销,先拒绝,回家商量
银行员工可能会用“限时优惠”“名额有限”等话术催促,父母可以先说不,回家和子女商量。
哪些情况可以全部取回?
如果处在犹豫期,基本都能全额取回所有金额。但过了犹豫期中途再想取回,正常情况下只能取回现金价值,损失非常大;不仅取不出全部金额,保险的保障也会消失,取出时一定要慎重。那想取出是否还能全额取回呢?其实如果销售过程中代理人有违规操作的还是有机会全额退保取回的。那么具体有哪些情况呢?
代理人是有代签字行为
销售过程中有返钱或者送礼
销售过程中夸大产品收益和理赔
代理人有诱导或者误导销售等
如果你不确定你能不能全额取回,加我的微信:xys782(点击复制微信号)